Search
Products
Community
Markets
News
Brokers
More
EN
Get started
Community
/
Ideas
/
解盘老师的“水晶球“ ?--《不要预测》(改编自《不要说话》)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Education
解盘老师的“水晶球“ ?--《不要预测》(改编自《不要说话》)
By Trader_Joe_Lee
Follow
Follow
Mar 26, 2018
6
5
5
Mar 26, 2018
又到了每周一的爆改歌词单元
来一篇之前就写好的的旧文
陈奕迅一直是我最欣赏的歌手,有这种改歌词的系列单元自然不能缺席哈
=========================================
“老师看涨还是看跌?”,“老师看会涨到哪/跌到哪?”,“老师我的单子还能持有不?”,无数的散户投资人,
在遇到各种形式的分析师,交易员,解盘老师时,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他对于未来行情,或是对于自己所持有的品种的看法,
好像这些老师们手上都拿着一颗水晶球,可以知道未来的行情走势。
“市场”本身,才是真正拥有那颗水晶球的老大。
也许很多人都有过,自己有多单结果却遇到有老师喊看跌,就急急忙忙的砍掉自己的多单,
后来就发现该品种头也不回的走了一波非常强势的上涨,
于是就进入一种“哎呀那个老师特别不准,上次我的多单听他的话砍了以后不知道涨了多少点”的状态,
然后继续,苦苦寻觅下一个拥有水晶球的老师。
交易最终是一门必须完全对自己负责的生意,永远不要过分依赖某一个人,在听所有的老师分析,看所有的研究报告,以及阅读所有的报章杂志时,
更多需要关注的是
(1)其所提供的有用的客观事实(2)其所做出论述及结论应用的逻辑及方法论,
除此之外,除非对于论述者的思维及方法有全盘的了解与认同,
否则完完全全不建议因为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话,去拿自己实盘账户的资金去
“相信他拥有预测市场的水晶球”.
每当有TV上的朋友问我个别品种未来会涨会跌的问题时,我总是非常负责任的据实以告“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运用我所学习的方法去在市场中找到符合定义的交易,产生交易观点并制定交易计划,
但是每一笔带了止损的交易计划,都是准备好也可以很坦然的面对被止损的风险的。
也就是说, 就算出现了一个完全符合所有我想做多理由的交易,依然不代表我认为它要上涨,
对自己的交易行为以及交易结果负责,入场前仔细评估是否能够承受失败的风险,
远远比相信任何一个人会成功的为你喊出一张张的神单来的重要太多!
成为一个心态成熟并且完全能够独立分析的交易员。即使有老师,或是TV上名列前茅的交易员的交易观点和自己相左时,
也可以在同一个水平当中进行交流讨论,并让市场大哥来作为最公正的评判!
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那颗传说中的水晶球,
但我们都竭尽所能地找寻交易机会,力求如果有上涨行情时,手上有多单;
有下跌行情时,手上有空单,而即使没有,我们也会很快的接受被止损,而继续在市场中努力的找寻下一个机会。
找的不是神单,而是一个个“值得那些风险的交易机会”!
==================================================================================
《不要预测》 (原曲:陈奕迅《不要说话》) 改编词:Trader_Joe_Lee
相同的盘面有着 不同的分析
你看多我看空 它不知往哪去
听到他在告诉你 一定会涨到哪里
我不知该 躲哪里
实盘交易是不是应该有逻辑
我以为你懂的别总等着奇迹
我没有那颗水晶 只是真心爱交易
不怕小损 要拿到大盈利
愿意 用一支鼠标的画笔
写一篇完整的分析
上涨下跌 都有妙计
愿意 告诉你多空的角力
永远不知道谁能赢
用心参与 不要预测~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
lyrics
Trader_Joe_Lee
Follow
Also on:
Related publications
《交易症候群》浅谈交易心态管理
by Trader_Joe_Lee
《说砍就砍》谈套牢时的交易心理 (改编自《说散就散》)
by Trader_Joe_Lee
美加小时XYAB叠加需求区做多机会 (《美加交易故事》OT:《广东爱情故事》)
by Trader_Joe_Lee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
.